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79节 (第1/3页)
“所以海大将军其实是一个傀儡?”万商觉得这事无论怎么想都很有意思,“当申屠许女下嫁时,他们知道北堂参与了这场乱世吗?知道北堂其实有心争夺天下吗?” 乌嬷嬷摇着头说:“我觉得申屠是不知情的,至少当时是不知情的。其实前朝那时候,申屠已经没落了。”虽然他们祖传的财富不少,在乱世里能拿出大批物资,但他们其实已经开始没落了。北堂有济民,司徒至少有秋蕴,且他们各家还出人才。像司徒,在前朝惠帝时就很有权利。其他的世家也是如此。申屠却隐隐追不上他们了。 申屠之所以急着在乱世里下注,就是想要把自己抬回到曾经的高度上。 最好还能超越那个高度。 在当时,申屠是世家中第一个对着皇上下注的。因皇上太厉害,眼看着天命确实在他这边,其他世家才陆续对着皇上释放善意,不仅叫了一些人才来投靠,还给了皇上不少马匹、钱粮等的好处。而北堂,他们直到皇上入主京城的前夕才开始示好。 这事吧,可以当做是北堂当时把留山守住了,他们并不需要谁的保护,因为不用求着皇上,所以之前都没有给好处;但也可以当做是北堂对皇上怀恨在心。如果海大将军真的是他们扶持的,这样一个强大的势力被皇上干掉了,北堂必然损失惨重。 皇上在战争指挥上有着他人无可比拟的天赋。 论物资多寡,他即便接受了申屠的资助,也还是不如海大将军;但论将领的能力,他超过海大将军不少。皇后自贬为妾后,边城军的众多将领心里都憋着气,皇上估计也很矛盾,一方面他当时正和整个申屠世家处在蜜月期,另一方面或许觉得把发妻逼到这份上显得他很没用,所以他当时在其他势力面前退了一步,与他们联合了。 在皇上的纵横捭阖之下,海大将军最终被几方势力围剿,连决赛圈都没进去。 从头到尾,北堂都没有站出来说什么。 海大将军气焰嚣张时,他们没站出来;等海大将军失败,他们更不可能站出来了。被人知道他们千般算计毁于一旦,这难道很光荣?呵,只会叫人觉得他们愚蠢。 乌嬷嬷说:“依我之拙见,若真是北堂在算计什么,太夫人您反倒是不用太过担心了。因为皇上心里肯定是有数的。皇上必然防着他们呢!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。”哪怕没有实质性证据能证明海大将军和北堂有关,但皇上疑心他们时是无需证据的。 万商却没有得着多少安慰。 她喃喃地说:“所以那所谓的得道高僧,他的出现并不是世家想要对付我?确实啊,我算个什么东西,世家看我就如同看路面上的小石子,找机会一脚踢开就是了,怎么可能会精心给我布置陷阱。北堂推出一个高僧,是想要获得其他世家的好感?” 要是这样的话,一切好似能圆上了! 第103章 乌嬷嬷纵然知道不少秘辛, 但对朝堂上的事,她的敏锐度就远远不如万商了。听太夫人说那得道高僧是北堂推出来用以联合其他世家的,她忍不住追问:“此话怎讲?” 万商道:“这些年都没听说北堂换过家主, 说明从海大将军到现在一直都是同一个人掌家……”更换家主这种事情无论如何都不会瞒着, 因为世家的传承有时候比皇家更在意“正统”二字。所以新家主上位后一定会宣告天下,叫人无法怀疑他的“正统”。 北堂的现任家主应该已经掌家很多年了, 年纪定是不小。 这种人在行事上基本不会风格大变。 只看当年的行事,北堂明明有心天下,却没有自己站出来, 反倒是推出一个“海大将军”,说明他们在明面上一直维持着云淡风轻的人设,并不想对外表露出野心。 万商之前疑惑过, 如果那得道高僧的背后是世家在搞事, 可北堂明明拥有济民书院,在朝堂中足以形成一个以师门关系为纽带的无比稳固的利益团体“济民派”。北堂想做什么, 完全可以通过操控济民派来操控朝堂局势, 为什么还要安排一个和尚?要知道读书人们对神佛之事的正统态度一直都是敬而远之, 和尚并不是最好的选择。 但知道了北堂曾经的行事,万商忽然就想明白了。 “直接动用济民派,岂不是人人都知道是北堂在搞事了?那他们还怎么维持自己云淡风轻的假面?”万商说, “弄个和尚就不一样了, 出家人嘛,都是不慕名利的。” 万商又说:“那和尚讲的法……据说是套了一层儒家的天人感应的皮子。” 万商对历史研究不深,但也知道在程朱理学之前, 天人感应就早已有之了。在孔子、孟子的政治主张中就已经能见到天人感应的雏形。所以, 这就是儒家的东西。 万商又把之前在姜小霜面前说的话,对着乌嬷嬷讲述了一遍, 然后说:“所以,因为套了儒家的皮,最终就能和世家崇尚的礼关联上,而礼正是世家立世之根本。” 乌嬷嬷道:“您的意思是……那和尚说着天人感应,最终目的是抬高礼的地位,叫人人都去遵这个礼?又因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