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七十五章 归期已至 (第2/3页)
“你做事向来稳当,本宫不是不知,只不过怕这贱民有心而已……”太子背着手,眼里一片审量之色。 “皇兄放心,此人与皇弟相识已久,不过是顺手帮忙罢了。再说,听闻皇兄前些日子在江南丢了一座赌坊不是?正巧凑着弘毅公子赈济,再将银子捞回来填补空缺,岂不快哉?”三皇子稍稍凑近了些,在太子耳边低语。 太子一听,眼珠转了半圈,笑道:“看来还是三弟最得我心啊……” “这是自然。”三皇子点头一笑,“既然皇兄无事,皇弟就告退了……”说着,行了礼便离开了大殿。 ** 相比于市井的冷清和朝廷的严肃,今日的余府显得格外热闹。 今日虽不是什么特别的节日,确是余莫卿三年满期的归期。因这三年来,朝堂上并未听到护女院传来过多消息,只说是院里一切安好,罪女多有改善复德之兆。又因近年来余老爷在朝廷兢兢业业,无不敢怠慢或惦念之情,圣武帝在今年开春之时,特批余莫卿可提前两个月归京。 三年来,余府上下无不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,为此整个府邸从昨日里就在为迎接她回府做足了准备。 余氏夫妇更是怀着期许,就连难得回来一趟的二姐,也特意从楚府赶了回来。 余老爷满面春风之色,三年来的眼窝更深,却在今日笑的弯成了月牙,他一边仔细打量着工人们重新修整的卿卿阁,一边查点着她闺房里的原样物件。 余母也是在厨房督促着伙夫做了许多美味佳肴,生怕过了这些年,爱女在外受苦异常,回来了可不得多吃些补补身子。 二姐是好不容易离开楚府,免不得和大姐唠起家常,她守寡三年,却心心念着尚在靖州的余莫卿,她知道比起自己守寡,在护女院的日子怎会好受。 一时之间,余府上下无不透露着喜气和激动,姐妹二人还纷纷猜测起小妹出落成何番模样。 余府的门口早已站了几个机灵的下人,远远望着是否有接应的车马赶来。 一上午时间一晃而过,余府前宽敞的马路上还是空无一人。 原本七日前去接余莫卿的车马便已启程,算准了今日巳时就到,怎会到现在还没有回家?连个马车的影子也没有, 余父坐在桌前有些不安,皱眉道:“这都午时了人怎么还没到?” 余母安慰道:“许是路上耽搁了呢,不是说最近长江水位上涨,各地都有水灾吗?车马有些延误也是正常的。别瞎担心了……” 余父听闻有理,点了点头。 大姐面色虽有些踌躇,也道:“爹爹,早闻护女院监管严厉,常日里连小玩意儿都不许罪女携带,卿卿走的那么匆忙,连本中意的书都没带上,平日里肯定是无聊极了,都不知如何打发时间。被关了这么三年,也是尝尽了苦头,现在好不容易出来,肯定在路上见着些好玩的东西逗留了。” 二姐点了点头,附和道:“对啊,咱们卿卿到底是小孩子性子,见了好玩的定是不想轻易放手的。我们再等等吧……” 余父与余母听了,也只能再静静等候了起来。 ** 此时岳城外郊野的路上行驶了一辆豪华瑰丽的马车,因这路上石子繁多,又因天上还下着连绵的雨,路上是既颠簸又泥泞,很是难行。 然这娇奢的马车像是不服气一般,非要赶着鞭走的极快,丝毫不在意这飞溅的泥土。 马车里点了一炉上好檀香,悠悠地散着自己的芳香,蔓延之广都透出了那紧闭的车窗,仿佛要将这雨天衬得更是朦胧迷茫。 一只带着青灰脂玉的素手轻轻撩开窗帘,葱白的指尖纤细异常,指甲盖涂了一层柚色豆蔻,沾了些拍打进的水滴,隐隐泛着光泽,伴随着一阵雨水拍打的声音,玉镯发出了悦耳的响声。 “主子,这雨下得倒清寒,车也好些时日没改进了,风是极易吹进来的,您可别冻着了。”驾车的人并未回头,却凭声音听出了车内之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