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169.振衣飞石(169) (第1/5页)
蔡振自尽是在黄昏时分。 消息传到黎顺处时,宫门已经下钥。 哪怕听事司在宫内有关系, 宫门封闭之后, 所有人、物皆不能进出, 听事司也没有出入特权。 黎顺急得团团转, 后来在宫门前蹲了小半个时辰, 以门前喊话的方式,才使口信把蔡振的死讯带进了太极殿。 “蔡振?” 谢茂正准备从密道回家去, 闻言又停步走了回来。 他没想过蔡振会出头。 在谢茂的印象中,蔡振一直是个很聪明的人。真正的聪明人,当然活得久。长寿全因不出头。 但是,若说蔡振不管事吧, 其实他也管的,就是护犊子。谢茂登基之初, 因没去给孝帝哭灵,被御史余标丽上本骂了个臭头, 谢茂一怒之下将余标丽杖杀,蔡振就疯狂上书,一天一本骂谢茂——至于谢茂哭不哭灵,及至后来杀不杀宗室,收不收拾妃党外戚,蔡振不关心也从来都不吭声。 像蔡振这样万年不理事的左都御史, 换了旁人, 早就被群臣弹劾下野了。然而, 蔡振在左都御史的位置上养了二十多年, 就没有人上书骂他尸位素餐。 ——他年轻时的战绩实在太惊人了。 谢朝的宦途之上传奇不少,蔡振绝对能算其中浓墨重彩的一个。 蔡老大人是谢朝第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郎,登第时也不过才二十二岁,何等年轻! 何况,这位不仅才华横溢,家里还特别有钱,出仕当官,一不为财二不为名,雄心勃勃就图一个“爽”字。少年成名官声鹊起怒战八方,弹劾骂架的威风震慑都察院几十年都没人敢造反。 当然,最惊人的战绩,就是这位矢志不渝地怼文帝。怼得文帝头痛无比,却对他又爱又恨,被怼毛了也舍不得把他贬谪流放,反是把他这个骂架的祖宗放到都察院物尽其用。 朝中老臣回想起当年蔡老大人的威风,也都是一言难尽中还带了几分敬佩景仰。 战斗力强悍的御史历代都有,像蔡振这样骂得风生水起还稳坐钓鱼台的,谁敢说他不是聪明人? 就是太聪明了。 谢茂在太极殿内略坐了片刻,吩咐道:“排驾文华殿。” 今日在内阁轮值的恰好是陈琦。秋夜渐冷,陈琦年纪也大了,受了炭气易咳喘,夜里看折子眼睛也不大好,左右没什么事,他早早地吃了晚膳,散了步消了食,正准备去万年宫的廊殿宿舍休息,听说皇帝来了,又连忙系上腰带出来迎接。 “陛下万安。”陈琦熟练地施礼,这个头没磕下去,又熟练地被皇帝身边的太监扶了起来。 谢茂脸上是一贯和缓的微笑,就问爱卿吃了么,吃得好么?近日喘病犯了没?明儿朕再赏些药材下来,仔细着用,千万保重。 皇帝经常闲来无事就到内阁来送福利,陈琦一时也摸不清楚他是真有事还是真无聊。君臣二人一前一后,随口聊天,散着步进了值房。内阁值房轻易不许进人,皇帝身边服侍的朱雨、银雷都束手立外廊下,文书进来沏了茶也不敢久留,拉上门帘子就出去了。 “蔡振自杀了。”谢茂突兀地说。 陈琦嘴唇颤动片刻,半晌才说:“前两日单学礼写了信来,说病好了许多。” 谢茂看了他一眼,不置可否,只是冷笑。 蔡振确实是个聪明人。像他这样一位老臣、重臣仰药自杀,朝野上下都是会有同情的。 这就像是孩子打架,大人亲自登门跪地赔罪,所有人都会觉得礼太重了,小孩儿间的事,本与大人不相干。你家态度这样诚恳,我若再咬死不依,岂不显得我器量很狭小,得理不饶人? 单学礼告病本就是一种姿态,名义上是我被弹劾了,我该自请下野,到后期就成了“你们太过分了,不给我赔礼道歉,我决不会休假上朝当这件事不存在,等着老子报复!” 现在陈琦才听说蔡振自杀的消息,马上就表态,我们这一派没问题了,单学礼即刻病愈。 人死为大。 死一个池枚不痛不痒,大不到陈琦的眼前。这回不一样了,这回死的可是蔡振蔡老大人! 问题是,陈琦觉得死一个蔡振足以震动朝廷了,可以收手不问了,皇帝可不这么觉得。 惹事的是你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