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三十七章 十里平湖  (第2/2页)
   山下乱坟岗,林深雾气浓。    拎着微弱灯火的书生,缓慢步入林子深处,四处都是百年老坟的坟头。    山顶的道观,木门被人推开一扇缝隙。    一身白衣的年轻道士,神情平静,默默注视着山下,又有个“不听劝”、“不怕死”的家伙想试一试此地的阴气。    他挑了挑眉,看着雾气中越走越深,最终消弭的书生背影。    恍然。    年轻道士忽然笑了笑,道:“原来是你啊。”    ……    ……    雾气深处,坟头阴风如鬼哭。    宁奕胆子一直很大。    他拎着灯笼,油纸包裹着灯芯,四面八方阴气汇聚而来,宁奕并没有动用自己一丝一毫的修为……如今他就是一个名叫“宁臣”的大胆书生,只是神池里的白骨平原默默流淌。    山字卷能凝聚世间所有的力量,落在大泽,若此地生灵气,那么灵气便会氤氲,若生星辉,那么星辉便会溢散,若积蓄阴气,阴气便会疯狂滋生……    白骨平原很是平静。    乱坟岗里没有“山字卷”的下落。    宁奕拎着灯火乱摇的油纸灯笼,一个人在孤坟地里瞎逛,背着个大大的书箱,时不时蹲下身子,看看坟头石缝里有没有藏着什么,偶尔敲敲打打,甚至很不道德地出脚踢掉了一块半风化的同名墓碑。    在他转头的那一刹。    宁奕呼吸一滞。    他虽然藏匿修为,但感知却未曾收敛。    树林雾气流淌,一缕一缕红色光华,随着雾气一同弥漫。    雾气的深处,自己来时的那条路,还有阵阵琴音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    。    拨弦靡靡。    拎着灯笼的书生轻轻蹙起眉头,心想自己刚刚一路走来,竟然没有感应到……难道所谓的大阴之地,真的能自然滋生鬼魂?    在狮心王墓陵里,见过阴兵冲杀,但此地不同……这里毕竟不是阵法笼罩之地,白日会有阳光落在乱坟岗,纵然此地死尸众多,没有大修行者出手,很难积攒出足够程度的阴气。    宁奕饶有兴趣地前行……    他没有失望,在走入红雾之中,远远隔着雾气和树林,看到了一位坐在空地上拨弦弹琴的红衣女子。    温韬留的古书上说,阴气汇聚的猛鬼,若着红衣,必是大凶,死前留有滔天怨念。    对此,宁奕一直不太相信。    宁奕目光流转,先是放在那女子的姣好面容上,隔着一层罩面薄纱,看不真切,但那双眸子的确动人,如秋水般盈盈流淌。    目光继续下移。    嗯……三师兄说得是对的,的确是大凶……    宁奕拎着灯笼,没有继续向前,他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,因为自己敛息功法极强的缘故……那“红衣女鬼”似乎也没有发现自己。    两人,一站一坐,一个拎灯,一个抚琴。    短暂的寂静。    宁奕无声笑了笑,心想这女鬼是准备吓谁?    偌大乱坟岗,可就只有自己一人……    “嗡——”    轻轻的一声。    拨弦的声音扰乱了此地的死寂。    那“红衣女鬼”,眼神低垂,面纱被风吹落,露出一张惹人怜爱的绝美面容,两颗清泪滴落而下,来不及溅开,就被指尖撩拨的琴弦惊起。    宁奕拎着灯笼,静静聆听。    他没有发出丝毫声音。    乱坟岗里,唯有琴音断续。    古琴,乐器,常能摧人魂魄,引人入境,宁奕在白鹿洞书院吃过大君子声声慢的亏,所以这一次他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……然而他发现自己多虑了。    这个“红衣女鬼”,似乎并不是阴气滋生的猛鬼。    这一曲古琴,也不是什么杀曲,根本就没有包含神魂杀法……    这就是一曲,还算好听的,寻常的琴曲。    曲名是《十里平湖》。    至于这个红衣女子为何会出现在这里,宁奕想不明白。    直到一阵风吹过。    宁奕灯笼里的灯芯险些熄灭,油纸发出清脆的震响。    那曲琴音就此停住。    ……    ……    双手十指按住琴弦的红衣女子,警惕看着树林深处。    那里缓缓走出了一个拎着油纸灯笼,背着沉重箱笼的书生。    她怔了怔。    微弱的光芒照亮了那张书生柔和的面庞。    双眼有灯火,有一丝歉意,还有一缕春风。    有一种前世曾见过的错觉。    她一时之间失了神。    宁奕微微拎了拎灯笼,苦笑解释道:“不好意思……你的琴弹得很好听,我不是故意的。”    书生将灯笼搁在地上,轻声道:“在下金华城宁臣,是个读书人。”    红衣女子默默在心底记下。    宁臣……读书人……    她笑了笑,轻柔道:“傅清风。”    声音如清风过境。    (本章完)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