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唐风流_第33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39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裴行俭虽也是心向着李显,但到底不是李显的心腹,此际见刘仁轨在武后面前如此推崇李显,自不免稍有些诧异,唯恐武后恼怒之下误了正事,忙从旁打岔了一句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么,唔……,那好,就先面圣去也罢。”

    武后内心里是很想将此番军报先行压下,可转念一想,这等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些,万一要是因此折损了圣眷,反倒不美,略一沉吟之后,也就顺势答应了裴行俭的提议,但却半点不提要宣召李显前来商议的事儿,显然是打算将李显排除在决策之外了的。

    “娘娘且慢,吐蕃乃是太子殿下所平,周边诸军也大多是太子殿下之旧部,欲商议对策,须还得太子殿下从旁襄助方可。”

    武后的算计虽好,可惜刘仁轨却不答应,不等武后动身,便已从旁插言道。

    “嗯,那就去宣好了,来人,摆驾紫宸殿!”

    被刘仁轨如此这般地打着岔,武后心中恨意大起,可又不好喝斥刘仁轨的无礼,毕竟刘仁轨所言皆是正理,武后纵使再怒,也没得奈何,只能是随口吩咐了一声,却并未指定何人前去传召李显,摆明了就是不想让李显参与到御前议事中去,而后,也不待刘仁轨再次开口,她便已是快步行出了书房。

    武后这么一走,裴行俭与刘仁轨都不禁为之摇头苦笑不已,可也没敢再进言,只能是默默无言地跟在了武后的大驾身后,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紫宸殿而去了……

    “天后娘娘驾到!”

    天将十月,正是秋高气爽之时,对于畏寒怕热的高宗来说,正是一年中最轻松的日子,已是接连半个多月不曾犯病,身子骨虽虚弱依旧,可精气神却是好多了,刚用过了膳,又没甚睡意,正斜靠在锦垫子上,兴趣盎然地看着杂书,这冷不丁听得喝道声响起,唯恐武后见怪,忙不迭地将手中的杂书往被窝里一塞,翻身坐直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臣妾(老臣)叩见陛下!”

    高宗方才坐直了身子,连衣衫上的皱褶都尚来不及抹平,就见武后与裴、刘二相已是联袂行了进来,尽皆按着朝规大礼参拜不迭。

    “免了,免了,媚娘,可是出了甚大事了?”

    一见裴、刘两位轮值的宰辅也跟了来,高宗的心里头立马便“咯噔”了一下,忙不迭地便出言追问了一句道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的话,红山宫来了急报,说是吐蕃故地战乱又起了。”

    尽管心中百般不愿将战乱之事道将出来,可高宗有问,武后却也不敢隐瞒,这便作出一派忧心忡忡状地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啊,怎会如此?吐蕃不是已灭了么?为何又乱了去,这,这……”

    高宗早年的雄心壮志早已被反复发作的疾病折磨得所剩无几了,如今就只有一个心思,那便是安安稳稳地当着皇帝,此时一听说吐蕃又乱了,脸色瞬间就变了,气急败坏地站了起来,发出了一连串的质疑之言。

    “陛下莫急,局势尚未到大坏之地步,现有红山宫军报在此,请陛下过目。”

    一见高宗慌乱若此,武后心中的忧虑自不免更深了几分,可又不好有所表露,只能是将军报取了出来,递给了高宗。

    “哼!这些蕃子当真不可理喻,朕就不信平之不得!唔,显儿何在?”

    高宗将军报匆匆过了一遍,见是吐蕃人自相残杀,心中的慌乱遂稍平了些,可也不敢掉以轻心,发泄了两句之后,突然问起了李显的情形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的话,老臣已派了人去请了。”

    武后先前光说叫人去宣,实际上却并不曾真派了人去,这会儿一听高宗问起李显,心中难免有些犯叨咕,自不好明言,倒是刘仁轨从旁站了出来,高声应答了一句道。

    “嗯,好,那便等显儿来了,一并再议议也罢。”

    高宗尽管对李显有着些微的猜忌之心,可对李显的军事才干却是极其相信的,此时听闻李显将至,倒也安心了不少,并未急着议事,而是下令随侍的宦官们给裴、刘二相赐了座,一并等着李显的到来。

    “启禀陛下、娘娘,太子殿下在宫门外求见。”

    李显到得很快,众人方才刚坐定不多会,就见紫宸殿副主事宦官刘汝明急匆匆地从屏风后头转了出来,疾步抢到榻前,朝着高宗、武后便是一躬,高声禀报了一句道。

    “宣,快宣!”

    一听李显已到,高宗顿觉有了主心骨,二话不说地便道了宣。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高宗既已下了口谕,刘汝明又岂敢怠慢了去,赶忙应了诺,急匆匆地便退出了寝宫,不多会,便已陪着汗透重衣的李显又从外头转了进来。

    “儿臣叩见父皇、母后。”

    李显疾步抢到榻前,紧赶着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。

    “免了,免了,显儿可知吐蕃又乱矣!”

    高宗心挂着战事,也不等李显将礼行完,便已急吼吼地叫了起。

    “回父皇的话,儿臣先前正在主持和议,突闻吐蕃有变,便已是急赶了来,尚不知详情如何。”

    所谓的吐蕃大乱本就是李显暗自部署的结果,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